宜春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宜春调查队
(2016年4月12日)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和较大的下行压力,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建设文明幸福宜春目标,紧扣“谋发展、比实干、争先进”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
一、综 合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1.02亿元,增长 9.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6.04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48.6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6.38亿元,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6:52.3:33.1。人均GDP达到29459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4731美元。非公经济活力持续增强。经初步核算,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943.43亿元,增长9.5%。
全年财政总收入30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5亿元,增长13%。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9.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税收收入259.3亿元,增长11.1%,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4%。县县财政总收入超8亿元,其中超20亿元县(市、区)达到7个,占全省(40个)的17.1%;其中丰城突破60亿元,樟树突破50亿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2%。
二、农 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18.6亿元,增长4.02 %;粮食种植面积956.04万亩、增长1.86 %,实现粮食总产量429.3万吨、增长3.35%;棉花种植面积12.59万亩、下降15.56 %,棉花总产量1.17万吨、下降35.51 %;油料作物总产22.07万吨,增长3.23%;年末生猪存栏367.24万头、下降2.43%,生猪出栏647.12万头、下降2.69%;家禽出笼4528.3万羽,增长4.4%;肉类总产量63.69万吨,下降2.2%;水产品产量36.7万吨,增长4.38%。
表1 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429.3 | 3.35 |
其中:稻谷 | 403.66 | 0.44 |
油料 | 22.07 | 3.23 |
其中:油菜籽 | 10.15 | 5.42 |
棉花 | 1.17 | -35.51 |
烟叶 | 0.19 | 240.22 |
茶叶 | 0.54 | 3.94 |
园林水果 | 13.05 | 13.9 |
蔬菜 | 155.67 | 4.23 |
肉类 | 63.69 | -2.2 |
水产品 | 36.7 | 4.38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0.5亿元,增长9.4%,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03.5亿元,增长8.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67亿元,增长10.6%。全市建材、机电、食品、电力能源、医药、化工和纺织服装鞋革七大支柱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64亿元,增长8.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6.3%。
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增加25户,达679户,其中超10亿元的65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7.99 %,实现利税464亿元,增长6.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8.5%,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37.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8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54种,占产品总数的比重为62.8%。其中,饮料酒增长30.6%,布增长28.4%,电光源增长7.1 %,瓷质砖增长6.4%,中成药增长5.7%,锂离子电池增长1.3%。
表2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原煤 | 万吨 | 795.62 | 0.99 |
饲料 | 万吨 | 155.7 | 15.6 |
白酒 | 千升 | 66912 | -0.5 |
纱 | 万吨 | 42.4 | 13.5 |
布 | 万米 | 58800.5 | 28.4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58.6 | -3.4 |
中成药 | 万吨 | 2.8 | 5.7 |
烧碱(折100%) | 万吨 | 9.1 | -41.1 |
水泥 | 万吨 | 1027.9 | -4.7 |
瓷质砖 | 万平方米 | 115364.6 | 6.4 |
铜材 | 万吨 | 6.5 | 56.1 |
挖掘、铲土运输机械 | 台 | 5132 | 5.5 |
锂离子电池 | 万只(自然只) | 34446.5 | 1.3 |
家用电冰箱 | 万台 | 36.8 | -17.7 |
电光源 | 万只 | 93661 | 7.1 |
全年工业园区投产工业企业达1290家,吸纳从业人数32.2万人,完成工业增加值827.2亿元,增长9.9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完成3261.3亿元、288.7亿元和440.4亿元,分别增长8.0%、7.2%和8.0%。全市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达50.4亿元,增加11.3亿元,每平方公里创造利税收入达6.8亿元,增加1.5亿元。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4.99亿元,增长8.7%。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28.49亿元,增长15.8%;竣工产值164.13亿元,增长20.4%,竣工率达71.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88.14亿元,增长 17.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58.98亿元、1012.62亿元和516.54亿元,依次增长95.0%、20.5%和6.6%。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233.08亿元,增长11%;非国有投资1355.06亿元,增长18.4%,其中,民间投资1322.82亿元,增长18.5%。在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1564.8亿元,增长35.8%,占本年资金来源的比重达82.0%。
表3 2015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
行 业 | 投资额 (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总 计 | 1588.14 | 17.2 |
第一产业 | 58.98 | 95 |
第二产业 | 1012.62 | 20.5 |
采矿业 | 17.29 | 30.6 |
制造业 | 952.70 | 18.3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75.88 | 43.7 |
非金属矿制品业 | 142.15 | 42.5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3.35 | -60.7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36.73 | 26.5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97.76 | 13.6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5.78 | -6.2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42.63 | 88.8 |
建筑业 | | -100 |
第三产业 | 516.54 | 6.6 |
批发和零售业 | 27.43 | -15.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67.90 | 5.4 |
住宿和餐饮业 | 39.82 | 148.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50 | |
金融业 | 0.59 | -23 |
房地产业 | 201.32 | 24.6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1.30 | 1.7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3.46 | 182.4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70.80 | -38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7.85 | 47.1 |
教育 | 9.84 | 2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2.90 | 70.8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4.96 | 19.5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29.19 | -15.7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9.08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商品房施工面积1454.47万平方米、增长25.9%,新开工面积415.69万平方米、增长53.8%,竣工面积299.62万平方米,增长18.2%,商品房销售面积321.93万平方米,增长26.9%,商品房销售额138.35亿元,增长28.9%。
五、国内贸易和服务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0.66亿元,增长12.5%。其中,城镇零售额421.87亿元,增长12.1%,乡村零售额108.79亿元,增长13.8%。按行业构成分,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为116.67亿元、352.62亿元、2.91亿元和58.46亿元,分别增长11.6%、12.8%、11%和12.5%,零售业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比重达66.45%。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71亿元,增长17.2%。其中,汽车类零售额43.62亿元,增长22.6%;粮油、食品、烟酒、饮料类零售额21.2亿元,增长1.3%;中西药品类零售额9.2亿元,增长42.3%;服装、鞋帽、针纺品类零售额6.47亿元,增长14.1%。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可比增长11.6%,较上年加快2.3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33.1%,较上年提升了2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6%、17.9%、16.4%,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成功举办第九届月亮文化旅游节;明月山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旅游消费持续升温。全年接待游客达到3868.4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0.81亿元,分别增长37%和40.6%。民航事业发展迅速。明月山机场起降飞机4604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万人次,平均客座率85.8%,创民航发展“宜春速度”。
六、对外经济
全市进出口总额160.16亿元,增长9.5%,其中外贸出口总额148.08亿元,增长8.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外贸进口总额12.08亿元,增长26.3%。口岸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宜春海关已开工建设,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高安铁路口岸作业区内贸已开通,万载公路口岸作业区仓库、监管区等主体建设完成,樟树水运口岸作业区建设进展顺利。
成功举办第十三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全年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295个、亿元以上项目174个,对外直接投资8629万美元。引进了江西煌上煌、红星美凯龙、亿利集团3家全国工商联执委会委员企业,引进了华润万家、清华同方公司2家世界500强企业,引进了大连万达集团等9家全国500强民营企业。
七、城市建设
全年全市完成城市(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68.15亿元;建成区面积达255.29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6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57%;全市城镇化率达44.82%,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丰城入选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樟树临江列为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首批19个示范(重点)镇村联动建设顺利收官,第二批13个镇(街道)全面启动。
围绕“打造绿色发展宜春样板”目标,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工作。《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2015-2020)》获省政府批复,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首个专项规划。大力实施“金桥、金牌、金山”工程,昌铜四县生态建设势头良好。
八、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全年全市公路汽车客运量4189万人,下降17.44%,旅客周转量26.8亿人公里,下降3.2%。公路、水路货运量20102.3万吨,增长0.4%,货物周转量563.88亿吨公里,下降10.4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68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 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7%;电信业务总量18.7亿元,增长2.4%。固定电话用户54.29万户,其中住宅电话51.3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76.16万户,增长13.04%;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2.02万户,增长13.03%。
九、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40.59亿元,较年初新增224.67亿元,同比多增19.0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18.60亿元 ,较年初新增219.78亿元,同比多增37.41亿元。全市“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7家,“财园信贷通”和“财政惠农信贷通”累计发放贷款47亿元;在全省率先完成农信社改制,实现县县有自己的银行。
全市现有27家保险公司,其中财产保险12家、人寿保险15家,从业人员1.6万人。县市区机构106家,其中财产保险52家、人寿保险54家。乡镇机构154家(含城区服务部),其中财产保险12家、人寿保险142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8.53亿元,增长30.7%;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1.86亿元,增长9.75%。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4.45万人,中职教育在校生3.35万人,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达10.85万人、21.09万人和48.99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649人,幼儿园1199所,在园幼儿22.8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0.40%,同比增长0.24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22%,提高3.12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和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新改扩建城区中小学18所,城区教育“大班额”问题有效缓解。
表4 2015年各类学校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
单位:人
指 标 | 招 生 数 | 在校生数 | 毕业生数 |
研究生 | 27 | 69 | 16 |
普通高校 | 12497 | 44466 | 11183 |
成人高校 | 1132 | 3055 | 453 |
中等职业学校 | 12879 | 33466 | 8563 |
普通高中 | 39012 | 108511 | 30898 |
普通初中 | 72962 | 210891 | 64766 |
普通小学 | 84830 | 489862 | 70577 |
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72948人,其中36907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全年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7个,总数达到30个;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43项,争取科技经费达1.02亿元;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和重点新产品64项,通过登记的省级科技成果103项;受理技术合同登记90项,合同成交金额2.2亿元;专利申请3348件、授权2033件。
十一、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1个。年末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10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01.90万户,数字电视用户91.06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14%;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36 %。《禅境宜春》获最佳国际传播中国记录片奖。
年末拥有各类医院40所,街道、农村卫生院180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2672张,其中医院病床12568张。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2349人,其中执业医生和助理执业医生7863人,注册护士9349人。专科疾病机构11所,人员380人,妇幼保健机构11所,人员973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所,人员463人,卫生监督机构11所,人员197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市儿童医院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北院)建设扎实推进。
十二、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551.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28万人,出生率13.23‰;死亡人口3.42万人,死亡率6.21‰;自然增长率7.02‰,比上年下降0.03个千分点。
表5 2015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常住人口 | 551.20 | 100 |
其中:城镇 | 247.05 | 44.82 |
乡村 | 304.15 | 55.18 |
其中:男性 | 284.05 | 51.53 |
女性 | 267.14 | 48.47 |
其中:0-14岁 | 112.11 | 20.34 |
15-64岁 | 387.88 | 70.37 |
65岁及以上 | 51.21 | 9.29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5.92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人口7.9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2%、低于4.5%的控制目标。年末农民外出从业人员221.52万人,其中,省外务工59.86万人。
根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8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21元,分别增长9.3%和10.4%。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60.06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5.43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6.17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6.0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888元,增长12.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041元,增长11.8%。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首次突破400亿元,完成404.4亿元,增长16.6%,其中民生方面支出达到30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4%。着力解决中小学校“大班额”、群众看病难、农村饮水安全、养老福利中心建设等民生大事。全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661.14万元。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5.8万人,参保率巩固在95%以上;新农合参合人数429.92万人,参合率达到98.46%。
十三、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全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996.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1%;万元GDP能耗0.666吨标准煤,下降2.2%,超额完成全年下降1.7%的目标任务。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07.8万吨标准煤,增长2.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0.90吨标准煤,下降6.6%,超额完成下降4.5%的年度目标任务。
全市拥有环境监测站10个。主要污染物排放均不同程度削减,其中二氧化硫排放比上年削减4.68 %,化学需氧量削减0.24 %,氨氮削减0.49%,氮氧化物削减2.94%。积极推进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10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处理能力达10.6万吨/日,建成配套污水管网约310公里。宜春中心城区和10个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得到保护,主要河流断面优质水率达100%。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年快报数据。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可能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
5、邮电业务总量和邮政业务总量口径均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业务总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