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机构职能 |统计工作 |统计数据 |分析研究 |统计服务 |统计法规 |统计制度 |统计常识 |互动交流
 信息检索: 统计违法举报电话:0795-3270166
举报电子邮箱:fgk3270166@163.com
当前位置:  宜春市统计局 >>> 分析研究 >>> 统计公报 >>> 国民经济公报
宜春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 2013-04-15  
收藏 打印 关闭  字体:[  

宜春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宜春调查队 

 

2012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幸福宜春建设,牢牢把握“稳中求进,难中取胜”总基调,紧紧围绕“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全省占比”总体思路,以推进“工业三年强攻战、城建三年大会战、农业三年升级战、县域经济三年大竞赛”为抓手,迎难而上,奋力推进赶超发展,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稳中快进的发展态势,基本完成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一、综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7.6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2.67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02.2亿元,同比增长13.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2.73亿元,同比增长11.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68.7%24.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1659.1723.67调整到16.2456.2927.47。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755.8 亿元,同比增长12.5%,占GDP的比重达60.6%。人均GDP达到22855元,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 6.3125元人民币)折算为3620.6美元。 

 
 

全年财政总收入200.36亿元,同比增长3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2.4亿元,同比增长43.4%,财政总收入并列全省第4位。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06%,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税收总收入168.68亿元,同比增长27.45%,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19%。县域财力进一步增强,财政总收入首次实现县县超5亿元,有8个县(市、区)的财政总收入突破了10亿元,其中丰城、樟树、高安分别突破了40亿元、30亿元和20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进入全省20强的县(市、区)有4个,分别是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袁州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6%,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9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1.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6% 

 

二、农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43.95万亩,同比增长1.6%,粮食总产量414.83万吨,同比增长5.4%,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 

全年肉类总产量61.19万吨,同比增长10.04%。年末生猪存栏367.3万头,同比增长6.45%;生猪出栏626.9万头,同比增长10.23%。全年水产品产量32.89万吨,同比增长7.69%。禽蛋产量7.47万吨,同比增长15.3% 

1  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14.83   

5.4 

 其中:稻谷 

390.07  

5.12 

棉花 

1.79  

6.96 

茶叶 

0.48  

151.43 

园林水果 

10.84  

2.51 

肉类 

61.19  

10.04 

水产品 

32.89  

7.69 

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至222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65家,市级15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2000家,其中省级示范社65家。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0.19亿元,同比增长10.3%。完成销售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11%;上交税收19.6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8.8% 

全市有机基地面积达21万亩、富硒基地面积34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3万亩和7.5万亩,有机富硒产业总产值达65亿元。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的农产品分别达156个、85个、72个,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形成了粮食、生猪、肉牛、家禽、油茶、中药材、竹木、苎麻、果业、有机农业10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全市村镇建设累计投入35亿元,实施高速公路沿线44个乡镇秀美乡村提升工程。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9处,解决40.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不断提升,完成农家店信息化改造730家,列全省第二。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33.39亿元,同比增长13.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77%,对宜春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5%,工业的主导地位更为凸显。其中77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508.55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30.49亿元,同比增长16.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78.06亿元,同比增长15.5%。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31.34亿元,同比增长11.3 %,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3.06亿元,同比增长1.8%,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76.45亿元,同比增长19%,私营企业完成增加值228.62亿元,同比增长15.4%,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64.57亿元,同比增长12.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100.15%,实现利税287.89亿元,同比增长28.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8.97%,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02.3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36.4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行业有9个,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工业企业总数达24家。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7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51种,占产品总数的比重为69.9%,其中,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0.6%,纱产量同比增长46%,中成药产量同比增长35.1%,水泥产量同比增长3.7% 

2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863.49 

10.6 

饲料 

万吨 

70.9 

6.1 

白酒 

千升 

58955 

8.3 

 

万吨 

43.05 

46.0 

 

万米 

27179 

50.1 

人造板 

万立方米 

79.2 

19.4 

中成药 

万吨 

2.78 

35.1 

烧碱(折100% 

万吨 

20.63 

21.1 

水泥 

万吨 

851.19 

3.7 

瓷质砖 

万平方米 

56821.03 

6.7 

铜材 

万吨 

2.73 

105.7 

 挖掘、铲土运输机械 

 

3519 

37.1 

锂离子电池 

万只(自然只) 

13323.55 

21.7 

家用电冰箱 

万台 

57.01 

24.4 

电光源 

万只 

6.14 

52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98.3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34%。省级、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分别达22家、140家,生物医药发展前景广阔,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发展壮大。锂电新能源有22家企业投产,初步形成了一条从原材料提取到电动汽车整车生产较为完整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链。 

工业园区投产工业企业达951家,安置从业人数26.74万人,完成工业增加值425.92亿元,增长16.8%,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完成1904.82亿元、173.62亿元和258.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71%33.61%32.23%。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园区达8。全市九大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达27.66亿元,同比增加4.88亿元,每平方公里创造利税收入达3.75亿元,同比增加0.87亿元。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8.81亿元,同比增长12%。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36.42亿元,同比增长46.1%,竣工产值100.08亿元,同比增长40.3%,竣工率达73.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16.86亿元,同比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4.54亿元,同比增长72.6%;第二产业投资751.15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工业投资740.71亿元,同比增长25.2%;第三产业投资241.17亿元,同比增长36.9%。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35.91亿元,同比增长34.4%;非国有投资888.5亿元,同比增长28.8%,其中民间投资128.36亿元,同比增长39.1% 

2012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投资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总计 

1016.86 

30 

 第一产业 

24.54 

72.6 

 第二产业 

751.15 

27 

 工业 

740.71 

25.2 

   采矿业 

23.79 

64.5 

   制造业 

694.97 

2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59.81 

52.7 

   非金属矿制品业 

131.83 

-10.9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85 

58.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1.28 

74.7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2.85 

29.2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3.15 

48.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1.95 

31.5 

  建筑业 

10.43 

 

 第三产业 

241.17 

36.9 

   批发和零售业 

14.1 

342.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6.22 

46.8 

   住宿和餐饮业 

9.64 

123.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25 

12.4 

   金融业 

0.93 

116.3 

   房地产业 

95.61 

15.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61 

42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0.59 

0.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2.63 

27.2 

   教育 

3.02 

-42.1 

   卫生和社会工作 

4.19 

386.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61 

-5.1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2.78 

102.2 

明月山机场、明月大道、文化之窗、花博园、奉铜高速等项目全面完工;宜春新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靖安洪屏抽水蓄能电站、杭长铁路客运专线等项目加快推进。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商品房竣工面积211.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8%,商品房销售面积240.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商品房销售额88.37亿元,同比下降4.5% 

五、国内贸易和服务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36亿元,同比增长14.4 %。按消费区域分:城镇零售额282.1亿元,增长14.9%,乡村零售额72.26亿元,增长12.4%。按行业构成分: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为87亿元、226.54亿元、2.18亿元和38.6亿元,分别增长18.2%13%3.8%15%,零售业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比重达63.9%,零售业的龙头作用明显。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家具类零售额0.61亿元,同比增长22.2%,汽车类零售额17.07亿元,同比增长20.4%,金银珠宝类零售额1.05亿元,同比增长45.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4.12亿元,同比增长19.8% 

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42.73亿元,可比增长11.8%,服务业占GDP比重达27.47%,比上年提升3.8个百分点 

全年共接待游客1685万人次,同比增长46.8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43.92%,明月山景区跃居全省四大景区之一,门票收入突破亿元。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6.53亿美元,同比增长44.3%,其中:出口总额14.93亿美元,同比增长48.7%。宜丰万国矿业成功在香港上市,袁州英龙橡胶在天津股权交易所上市交易,成为我省首批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宜春海关设立工作有序推进。 

全年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170个,其中,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48个,成功包装项目118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95个,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锂电新能源产业进一步壮大,共签约项目88个,其中进资、动工或投产企业62家,实际进资59.4亿元。 

七、城市建设 

全市在建项目221个,竣工项目416个,累计完成投资466亿元。城镇化率达44.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市建成区面积248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6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完成50条小街小巷改造,环城南路顺利开工,启动18座开放式运动游园建设。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6.97%,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面投入使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成功入选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并荣获“最具幸福感城市”。 

八、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全年全市公路汽车客运量8264万人,增长9.6%,旅客周转量40.76亿人公里,增长9.9%;公路、水路货运量15240.3万吨,增长15.1%,货物周转量406.21亿吨公里,增长17.5%;水路运输船舶拥有量达到117374.2万吨,全年港口吞吐量1800万吨。全年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23.79万辆,增长15.7% 

4 全社会运输量及运输周转量 

     

    

2012 

比上年增长(% 

一、运输量 

     

(一)、货物运输量 

    

15240.3 

15.1 

1、公 路 

    

12989 

19.6 

2、水 运 

    

2251.3 

-5.7 

(二)、旅客运输量 

   

8264 

9.6 

二、运输周转量 

     

(一)、货物运输量 

万吨公里 

4062098 

17.5 

1、公   

万吨公里 

3759761 

20.1 

2、水   

万吨公里 

302337 

-7.4 

(二)、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 

407556 

9.9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业务总量)18.55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业务总量)2.43亿元,同比增长7%;电信业务总量16.12亿元,增长5%。固定电话用户57.97万户,其中住宅电话51.04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11/百人,移动电话用户255.75万户,增长11.9%,移动电话普及率47/百人,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2.66万户。 

九、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53.99亿元,比年初增加242.98亿元,同比多增23.78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50.93亿元,比年初增加242.91亿元,同比多增24.0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34.26亿元,比年初增加137.48亿元,同比多增45.95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33.39亿元,比年初增加137.12亿元,同比多增45.74亿元。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899.53亿元,增长20.16%。交通银行、兴业银行相继落户,宜春农商行挂牌营业。 

全市共有财产、人寿保险各12家,拥有保险人员 6193 人。县市区机构122家,其中:财产保险 57 家,人寿保险65 家。另乡镇机构 157家(含城区服务部),其中:财产保险 15家,人寿保险142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 303348.6万元,同比增长 6 .87%,保费收入总量居全省前列,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0511.34 万元,增长14.06 %;寿险保费收入172837.3万元,增长2.01 %。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2334.2万元,增长4.1%。其中,财产险赔款78387.8万元,增长43.7%;寿险给付3946.4万元,下降0.1%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35所城区中小学实施新建、改扩建工程,新增学位5.4万个,其中中心城区新建、改扩建学校12所,新增学位1.6万个,特别是新建宜春特教学校,为残疾少年儿童就读创造了良好条件。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3.55万人,中职教育在校生4.44万人,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达9.09万人、21.93万人和49.12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142人,幼儿园1204所,在园幼儿21.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83%,比上年提高4.1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8.7%,提高1.65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5  2012年各类学校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 

                   单位:人 

    

招 生 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研究生 

16 

16 

 

普通高校 

10694 

35507 

9029 

成人高校 

1087 

3548 

862 

中等职业学校 

14598 

44422 

24341 

普通高中 

33278 

90898 

26311 

普通初中 

75455 

219300 

75019 

普通小学 

92290 

491227 

76207 

 

全年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5776人,其中36117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新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优势创新团队2个,专利申请量达1000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央视“北纬30度中国行”、“城市11”、“寻宝”等栏目走进宜春。全市荣登2012年中国好人榜29人,居全省第一。成功举办第六届月亮文化节、省第三届花博会等大型活动。所有行政村设有农家书屋。广播“村村响”任务全面完成。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8.17%,一百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18%,各类电影放映法人单位25个,有线电视用户79.78万户。 

中心城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再次荣膺“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全市180家乡镇卫生院、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60个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市年末拥有各类医院40所,街道、农村卫生院180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8962张,其中医院病床9891张。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9539人,其中执业医生和助理执业医生7135人,注册护士7971人。专科疾病机构11所,人员329人,妇幼保健机构11所,人员852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所,人员466人,卫生监督机构11所,人员262人。 

年末共有市级体育协会29个、市级俱乐部11个,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3个,社会体育指导员1271人。体育彩票首次进入全省增幅前三甲行列。成功承办了全国青少年U18女排锦标赛、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甲D比赛(第一站)、全国青年男子手球锦标赛。拥有游泳馆、篮球俱乐部、元武道馆、健身俱乐部、冠龙篮球训练营、鑫奥林滑板俱乐部、足球俱乐部、五环露天舞厅等活动场所,群众体育运动不断普及。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2012年年末常住人口为546.4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3万人,出生率为13.46‰,死亡人口3.3万人,死亡率为6.11‰,自然增长率为7.35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52.12元,同比增长1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95.84元,同比增长1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3.1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0.56%。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7.35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46平方米。 


 

全年全市各类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1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稳定,就业工作连续10年列全省第一。20127月被国务院正式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4.9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5.57%。其中,参保职工47.68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7.29万人,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66.33万人,其中职工42.99万人,退休人员23.3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5.4万人。全市建成保障性住房12414套、棚户区改造9247套、农村危房改造9100户。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9处,解决40.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十三、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930.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电力消费量74.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8%,煤炭消费量1222.95万吨,同比下降2.68%,二次能源加工转换平均效率达52.0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8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92% 

全年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48.8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18.2%。人均拥有水资源量约4616立方米,增加114.3%。全年平均降水量2174.2毫米,增加71.1%。年末全市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87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40亿立方米。 

全市拥有环境监测站11个,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7.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下降0.66%。宜春中心城区和10个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得到保护,主要河流断面优质水率达100%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年快报数据。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5、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 

7、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主办:宜春市统计局  地址:宜春市宜阳新区宜阳大厦中座8楼
技术支持:宜春市政务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